当前位置:首页>行业
通辽市:打好民生“组合拳” 实现人社工作首季“开门红” 焦点短讯
2023-04-07 12:22:41
来源:金台资讯


(资料图片)

今年以来,通辽市人社局紧紧围绕“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”中心,深入落实“就业优先”和“人才强市”战略,扎实开展“服务质效提升年”行动,着力在就业创业、社会保障、人才人事、劳动关系、优化营商环境五个方面提质增效,多点发力、多措并举,打好民生“组合拳”,实现人社工作首季“开门红”。

千方百计,稳就业“基本盘”。全面落实积极就业政策,通过保障重点企业用工、强化技能培训和指导服务、加强零工市场建设、举办赤峰—通辽“双子星座”创业大赛等多举措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。一季度,城镇新增就业3347人,完成年度任务的26.56%;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205人,完成年度任务的33.47%;农牧民工转移就业32.58万人,完成年度任务的76.85%。城镇登记失业率3.89%,低于自治区控制目标1.11个百分点。创新线上线下招聘模式。开展“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”“全区就业创业推进会暨春季招聘会”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44场次(其中:线下28场,线上16场),提供就业岗位26631个次,初步达成就业意向5808人次。加强就业援助力度。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“一人一档”“一人一策”精细化服务,切实兜牢困难群体就业底线。全市城镇公益性岗位在岗人员2523人,其中,就业困难退役军人公益性岗位在岗1116人;一季度,城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97人。加大创业园孵化基地建设。现有各级各类集中型创业园区和孵化基地20家,其中,自治区级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3家,市级示范性和标准化创业孵化园区17家。2023年,新增入驻创业实体71户,带动就业386人。

多措并举,织密社保“安全网”。充分发挥养老保险民生兜底功能,按照目标任务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、细化工作任务,实现法定人群参保全覆盖,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一季度,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7.9万人,完成计划的96.99%;参加工伤保险27.7万人,完成计划的101.48%;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100%,高于预定目标10个百分点。落实好惠民惠企政策。全市为5.04万人代缴基本养老保险费652.88万元;全市受理申请缓缴三项社保费企业59家,金额共2100.24万元,涉及餐饮、零售、铁路运输和医药制造业企业职工3.48万人次;全市申请补缴社保费企业8家,金额共198万元。加强工伤预防工作。充分发挥工伤预防的积极作用,开展危险化学品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班,培训覆盖危险化学品企业职工177人,其中重大危险源企业职工60人,危险化学品企业“三类人员”117人,从源头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发生。

引育并举,打造人才“蓄水池”。深入落实“人才强市”战略,大力实施“人才支撑发展”专项行动,进一步加大引才、育才、留才、用才力度,为通辽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。加大人才引进力度。制定《通辽市2023年第一批次人才引进实施方案》,发布人才引进公告,计划引进高层次、急需紧缺人才131名,涉及岗位81个。3月赴内蒙古民族大学、中央民族大学、内蒙古大学等重点高校举办宣传推介会,吸引1330人参加,现场登记报名267人。强化技能人才培养。不断推进工学结合,通过开展“校企”联合办学、“订单式”“定向式”培训、引导转移与产业对接、建设职业教育校外公共实训基地等措施,持续强化技能人才培养。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893人,完成年度任务的14.02%;全市新增技能人才4183人,完成年度任务的26.14%。搭建“政校企”合作平台。通过组建通辽市政校企合作职业技能培训联盟和职业教育集团,发挥行业组织作用等途径,广泛搭建合作平台,通辽职业学院、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、通辽市工业学校深入企业,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。

规范用工,奏响劳动关系“和谐曲”。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、预防整治欠薪工作为抓手,开展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》宣传、专项执法检查,切实维护劳动者根本利益。一季度,通过开展各类咨询活动、送法入企等形式,积极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3批次,为12家用人单位1000余名农民工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。积极化解欠薪案件。坚持问题导向和靶向根治,开展整治拖欠农牧民工工资工作存在问题专项行动,全力推进“治欠”向“防欠”转变。共解决欠薪案件43件,涉及劳动者1002人,追发拖欠工资2798.8万元。实施劳动用工专项行动。深入开展劳动用工专项检查,累计检查各类用工企业37户(含建筑工地5家),涉及职工7553人。对排查出的劳动合同文本不规范、休息时间不明确等问题即时提出整改要求。推行电子劳动合同。提升全市劳动合同管理水平,全面推行电子劳动合同,进一步优化劳动用工管理模式,提高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效率。3月1日,电子劳动合同正式上线当天,签订全区第一份电子劳动合同,为全区推进电子劳动合同工作奠定坚实基础。

创先争优,全力优化人社领域营商环境。深入开展营商环境争优年专项行动,全力推动人社领域改革事项落地落实,服务质量显著提升,优化营商环境取得良好成效。线上办理,实现“零跑腿”。依托内蒙古人社“网上办事大厅”,分批次将就业、社保、工伤等领域的71项(个人网厅)人社高频服务事项重心前移至主城区10个党群服务中心和104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,全部实现线上受理。窗口前移,服务精准到家。通过将人社系统“综合柜员制”服务窗口前移,在科尔沁区辖区内成功打造6个试点,将办理频次高、覆盖范围广、操作较简单的30个服务事项进行延伸受权,事项涉及失业保险、养老保险、就业创业、社保卡,真正实现“群众和企业少跑腿,办事不折腾”。自助终端,随时“就近办”。通过通辽市政务服务中心多功能政务服务自助终端,实现办事指南查询、自助表单填写、文件打印、结果查询、票据打印等“一站式”政务服务功能,让群众和企业实现“就近办、马上办”。人社“就近办”网点累计为群众和企业服务办事16877件。(包乌兰)

来源:通辽市人社局

关键词:

相关文章